![]() 《墨子》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。墨子为先秦天下十豪之一,提倡兼爱、非攻、尚贤、尚同、天志、明鬼、非命、非乐、节葬、节用,对哲学、逻辑学都有研究和贡献。此外,他在军事学、工程学、力学、几何学、光学上都有相当的研究和贡献,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《墨子》以传。现存《墨子》一书,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,宋朝多散佚。至清代编《四库全书》时,仅存五十三篇。 文章由小及大,连类比譬,逐层推理。典型的例子如《非攻》。《墨子》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质朴无华,造句遣词口语化。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,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,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,与儒家并称“显学”。他提出了“兼爱”、“非攻”、“尚贤”、“尚同”、“天志”、“明鬼”、“非命”、“非乐”、“节葬”、“节用”等观点。以兼爱为核心,以节用、尚贤为支点。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、物理学、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。在当时的百家争鸣,有“非儒即墨”之称。墨子死后,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、相夫氏之墨、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。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,收集其语录,完成了《墨子》一书传世。 |
01章 亲士 | 02章 修身 | 03章 所染 | 04章 法仪 |
05章 七患 | 06章 辞过 | 07章 三辩 | 08章 尚贤(上) |
09章 尚贤(中) | 10章 尚贤(下) | 11章 尚同(上) | 12章 尚同(中) |
13章 尚同(下) | 14章 兼爱(上) | 15章 兼爱(中) | 16章 兼爱(下) |
17章 非攻(上) | 18章 非攻(中) | 19章 非攻(下) | 20章 节用(上) |
21章 节用(中) | 22章 节用(下)(缺) | 23章 节葬(上)(缺) | 24章 节葬(中)(缺) |
25章 节葬(下) | 26章 天志(上) | 27章 天志(中) | 28章 天志(下) |
29章 明鬼(上)(缺) | 30章 明鬼(中)(缺) | 31章 明鬼(下) | 32章 非乐(上) |
33章 非乐(中)(缺) | 34章 非乐(下)(缺) | 35章 非命(上) | 36章 非命(中) |
37章 非命(下) | 38章 非儒(上)(缺) | 39章 非儒(下) | 40章 经(上)(缺) |
41章 经(下)(缺) | 42章 经说(上)(缺) | 43章 经说(下)(缺) | 44章 大取 |
45章 小取(缺) | 46章 耕柱(缺) | 47章 贵义 | 48章 公孟 |
49章 鲁问 | 50章 公输 | 51章 囗囗(亡) | 52章 备城门(缺) |
53章 备高临(缺) | 54章 囗囗囗(亡) | 55章 囗囗囗(亡) | 56章 备梯(缺) |
57章 囗囗(亡) | 58章 备水(缺) | 59章 囗囗(亡) | 60章 囗囗(亡) |
61章 备突(缺) | 62章 备穴(缺) | 63章 备蛾傅(缺) | 64章 (亡) |
65章 (亡) | 66章 (亡) | 67章 (亡) | 68章 迎敌祠(缺) |
69章 旗帜(缺) | 70章 号令(缺) | 71章 集守(缺) |
吴三桂演义 | 清朝人物
清朝人物
05章 婉拒诱降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12章 血战关门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01章 猜忌日深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16章 匆匆称帝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12章 广殖货财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10章 平南守节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13章 崇奢纵欲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12章 饮马长江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08章 请兵进缅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04章 撤藩逼反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14章 丽宫藏娇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15章 挥金养土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07章 自号“周王”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13章 封平西王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11章 接引清兵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16章 边疆构衅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14章 畿南逞威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06章 赎买圆圆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02章 汉中战守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11章 陕甘激变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05章 征剿贵州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02章 宸衷独断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
18章 衡州暴亡 | 吴三桂大传 | 清朝人物